【山东琴书】自明初起,山东琴书兴盛于郓城一带,至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。相传明永乐年间,郓城县刘官屯李子慎,出生于书香之家,善抓筝弹琴,独创许多曲谱,渐渐流传于民间。清末渐趋兴盛,名家辈出,分为南、北、东三路。南路最早,以茹兴礼为代表,称为茹派,不用巧调花腔,重声腔、咬字,唱段多愤世之作;北路以邓九如为代表,称为邓派,善用方言俚语,于纯朴中见幽默,平易中求韵味;东路以商业兴为代表,称为商派,唱腔优美,富于变化。山东琴书为民间小曲联唱体,共有小曲200余支,最盛时演唱曲牌和演奏曲牌达到300多个,以“上合调”“凤阳歌”“梅花落”最常用。随琴伴奏的乐器也越来越多,以扬琴为主奏乐器,另有筝、坠琴、京胡、板胡、软弓胡、四股弦、蝶子、大板梆子等。传统曲目分牌子曲、中篇、长篇3类。共有曲目100多个,书帽、诗、引600余首。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,为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规律提供活的资料,对民俗文化研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。2009年9月,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2011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郓城古筝制作技艺】郓城制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据《刁氏宗谱》记载,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,刁氏一世祖刁琅定居于刁庄,建立第一家制筝作坊。后经历代传承,刁氏传统制筝工艺益发精湛。郓城古筝的用料讲究,取材于10—20年,生长在沙壤土质上的青桐树。对树高、直径、伐树时间都有明确要求,以达到最佳的音质。制作工艺流程复杂,其制作共分为“选材、剖解、阴干、烘烤、刨板、黏合、组装”七道流程。其中仅组装一项就分为“扣框、串门、上底、镶边、上东山、粘花、抹腻子、喷漆、上码、上弦、调音”等十一道工序。刁庄筝已由原来的16弦,发展出18弦、21弦、23弦、26弦5个品种系列,可演奏的音域更加宽广,成为许多筝乐演奏名家的首选之物。2006年12月,郓城古筝制作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水浒纸牌及雕版印刷工艺】雕版印刷水浒纸牌是山东省郓城县水堡乡水堡村的特产,此牌起源于元代,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由于此牌兴盛于民间,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欢,又被称为“老妈妈牌”“婆婆牌”。据《曹州府志》记载,在宋江故里水堡村的齐氏、付氏、杜氏三家研制出水浒纸牌,用于表达对英雄的怀念。雕版印刷水浒纸牌共有120张,分别雕刻出108名水浒英雄的名字和画像,并配以北宋官府捉拿梁山好汉的赏银数目,按顺序分门别类地编排出三种牌艺,即:万字牌、条字牌、丙字牌。水浒纸牌雕版印刷把独特的水浒文化现象与雕版印刷技术相结合。选上好的梨木料,以祖传牌版印制成底版,接着是修版,将刻出的牌版线条进行细加工,最后在版面上刷层油(芝麻油)接着用开水烫等晾干后使用。水浒英雄纸牌印刷工艺流程包括打浆子、调墨、裁纸、清版、上墨、印牌、印红花、搪牌、上挣子、潮平、上光、配牌、裁切、包装。水浒纸牌的影响不断增大,水浒纸牌已流传到全国21个省市区。水浒纸牌雕版印刷工艺对于水浒文化的研究,以及探讨传统雕版印刷工艺的产生和发展,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。2006年12月,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北词两夹弦】据《济州府志》和《郓城县志》记载,北词两夹弦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。北词两夹弦的演变剧目内容丰富,既有小巧玲珑的闺房戏,又有起伏跌宕的事件戏;既有柔肠寸断的悲情戏,又有酣畅淋漓的欢乐戏。音乐伴奏音域广阔,节奏紧凑,音色亮丽,跌宕起伏,优美动听,苍劲厚重,浑然一体,极具民间韵味。曲牌经过历代加工修饰,有的缠绵委婉如曲径通幽,有的清新亮丽似行云流水,有的高亢激昂像快刀断铁;有的引而不发,有的一泻千里。可谓:穿肠柔情北词戏,纵横捭阖两夹弦。北词两夹弦植根于民间,历代艺人经常参加当地的婚丧嫁娶、礼乐庆典等民俗活动,因而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,对发展、繁荣当地的民俗文化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。2009年9月,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大洪拳】大洪拳在郓城已流传250余年,是郓城流行的主要拳种之一,其中又分吴皮大洪拳、黄河崖大洪拳、任垓大洪拳、潘渡大洪拳、黄岗大洪拳等多种流派,各具风格。大洪拳属“少林罗汉大洪拳”的主要分支。少林罗汉大洪拳源于宋太祖。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、六步拳、猴拳等式。主要招式集刚、猛、紧、稳、小五宗之法,皆为宋太祖所传。大洪拳以五行为主,即龙拳练背、虎拳练骨、豹拳练力、蛇拳练气、鹤拳练精。其入门功夫,先练“五花炮”,身法讲究“起落进退反侧收纵”八法,使手眼身法步运用自如。在此基础上,接着练单拳、罗汉架、跑步架(炮锤架)、二红架、身法架、大红架、四厢架、五行架、六合架、七星架、八卦架、九宫连环架等架式,然后练对打拳:“窜花”“跳楼”“五风赞”、大小“二红”、大小“过桥”、“二龙戏珠”“三人打”“拳打二人忙”等三十余趟。在拳术练到一定程度后,再练十八般兵器:枪刀剑戟鞭锏锤抓钩镰钺斧棍棒槊靶戈矛,以及绳鞭、流星锤等软器械。现保留单人器械32趟、对打器械41趟。练习大洪拳可活动筋骨、疏通经络,防可以护身,攻可以制敌,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。2009年9月,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高跷】郓城高跷兴起于明末清初,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,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风格。其扔、跨、蹲、别、拧等技巧,夸张、诙谐、热烈、火爆,充分展现鲁西南人的豪放特性。郓城高跷从表演风格上可分为“文跷”和“武跷”两种,文跷重扭、踩、唱和情节表演;武跷重炫技功夫表演,但更多的是文、武混合表演。文高跷主要曲目有“憨宝观灯”“白蛇传”等,唱腔粗犷豪放,动作夸张滑稽,令人捧腹大笑;武高跷主要表演“老翁捕鱼”“赶黑驴”“扑蝴蝶”“过仙桥”等。郓城高跷已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,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河北以及东北三省,都有郓城高跷爱好者。2013年5月,郓城高跷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坠子】20世纪50年代,济南著名坠子演员郭文秋收郓城籍坠子艺人李少秋为徒,从此,山东坠子在郓城生根发芽。山东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、平腔、送腔、尾腔4部分,在主体唱腔进行中,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,使用3字崩、5字嵌、7字韵、巧10字、拙10字、寒韵、滚口白等唱法,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,以表现不同的人物感情。伴奏乐器坠胡更是独具特色,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“闹台曲”,热烈火爆,吸引听众。闹台以后是起腔过渡的乐曲,这是速度和力度的缓冲,称为“过板”,近几年大多数都改为前奏曲。伴奏的主要部分是“托腔”,是唱腔进行中的模仿性过门,包括乐句中间的对应性过门、乐汇中间的填补性过门、寒韵(悲腔)中间的吟哦性过门。击节乐器有伴奏员使用的脚梆和演员使用的简板、铰子、矮脚书鼓、醒木等。山东坠子的演唱方式有单口、双口(或对口)、三口(或群口)3种,并各有适宜的书目。2013年5月,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水浒拳】水浒拳发源于郓城县潘渡镇,创于宋朝末年梁山寨,水浒英雄采众家之所长,取其精华,重新组合,形成统一的趟子,即“水浒拳”。水浒拳内容丰富,风格别样,自成一派。清朝光绪年间水浒拳传人曾参加义和团运动。1932年,第八代传人汪秀严遵祖师遗训,在郓城县潘渡村开馆传授水浒拳,收徒300余人,后又传至碱店村。1970年以后,第九代传人臧延路、谭连本等响应国家号召,挖掘和发展民间武术,设点授徒5000余人,范围扩大到梁山、汶上、范县、台前等地。水浒拳有五个基本拳术套路:水浒初势(也称为水浒拳帽)、水浒一路、水浒二路、水浒八式和水浒二郎架。这五个拳术套路除水浒初势外,其他四个套路都各配有一套辅助套路,叫作“拆”。为了增强攻防意识,这五个拳术套路又各有一套徒手对练。另外还有燕青拳、武松脱铐拳、智深拳、醉拳等拳术套路。水浒拳动作舒展大方、刚劲有力,注重实战与强身健体,反映郓城的忠义精神,承载了地域文化信息。2013年5月,水浒拳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山东古筝乐】古筝为中国传统弹弦乐器,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据《战国策·鲁策》记载:“鲁民富而风朴,其坊间杂有吹芋、鼓琴、弹筝。”郓城古筝乐有古曲十大套,小板72首,小曲500首。有的清秀细腻,如泣如诉;有的粗犷豪放,如万马奔腾;有的抒发怀古之幽、离别之绪;有的寄情于花草鱼鸟、高山流水之情趣……其音调典雅,结构严谨,节奏鲜明。属八板体六十八板曲式结构,民间称“老八板”或“大八板”。代表曲目有《汉宫秋月》《隐公自叹》《鸿雁捎书》《高山流水》等。六十八板是先人根据《周易》六十四卦加上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制定而成,依据八卦的“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”为八个乐句,每卦相生八卦为每乐句的八板,共计六十四板,加上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板,共计六十八板。大板第一为大慢板,曲目有《汉宫秋月》《隐公自叹》等;大板第二为慢板,曲目有《美女思乡》《鸿雁夜啼》等;大板第三为中板,曲目有《鹦啭黄鹂》《鸿雁捎书》等;大板第四为快板,曲目有《高山流水》《清风弄竹》等。
【山东梆子】据《郓城县志》记载:山东梆子于隋开皇十年至唐贞观八年(590—634年)兴起于郓城一带,俗称“当当土梆”,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。至明末清初广泛兴起,并以地域命名为山东梆子。郓城山东梆子演出剧目内容丰富,既有三国戏又有水浒戏,武戏吸收了民间杂技,真刀真枪,赤膊“彩戏”;音乐伴奏音域广阔、音色亮丽,节奏明快、转换自如,个性明显华丽、民族韵味醇厚。其曲牌、唱词经过文人加工修饰,雅俗共赏;郓城山东梆子植根于民间,历代艺人和乐手经常参加当地的婚丧嫁娶、礼乐祭祖、祈祀拜神等民俗活动,与民俗文化相融合,深受群众欢迎。山东梆子动漫舞台剧《跑旱船》将现代动漫技术与传统戏曲融为一体,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背景,以老年人再婚问题为切入点,以喜剧动漫舞台剧形式展现新农村精神文化风貌,该剧自2014年2月搬上舞台以来,先后在中国戏曲学院、菏泽大剧院、北京梅兰芳大剧院、济南历山剧院汇报演出,在山东和中原农村巡回演出50余场,深受好评。2014年荣获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,入选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扶持保护工程2014年重点剧目;2015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重大加工修改提高项目。
【黄泥古陶制作技艺】黄泥古陶制作工艺在郓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。郓城县武安镇沈桥村的黄泥古陶制作工艺,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传承,可以查证的传承人有七代。郓城民间黄泥古陶的传统制作工艺复杂,整个过程全部为手工工艺,通过选料、淋泥、拉型、绘画、雕刻、磨光、凉干、烘干、焙烧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。主要材料选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下5—8米处的黄泥,从选材料到后来的烧制成功,需要20多道工艺,集雕刻绘画于一体,把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和制陶工艺相互融合,成品率最多达到50%。早期的黄泥古陶烧制大件如大缸、大盆等,现在主要烧制经济适用、美观的套件和单件泥制陶器,如茶具、茶罐、烟灰缸、花瓶等。黄泥古陶造型各异、古朴生香,或精雕细刻,或粗犷豪放,器上饰纹图案或秀丽或神秘,或繁复或简明,实现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。如今的郓城黄泥古陶在继承传统的手工工艺技法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,大胆使用浮雕、高浮雕、镂空等新技法,色泽上突破传统的灰、红、黑三色,运用高科技技术焙烧出橘黄、石青、仿青铜、石碣等颜色,制作水平不断提高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